技術交流
地下連續墻技術起源于歐洲,1950年意大利*先在工程中應用,我國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后期開始應用這項技術。地下連續墻是通過專用的挖(沖)槽設備,沿著地下建筑物或構筑物的周邊,按預定的位置,開挖出或沖鉆出具有一定寬度與深度的溝槽,用泥漿護壁,并在槽內設置具有一定剛度的鋼筋籠結構,然后用導管澆灌水下混凝土,分段施工,用特殊方法接頭,使之連成地下連學的鋼筋混凝土墻體,其主要用于:基坑開挖和地下建筑的臨時性和*久性的擋土結構;地下水位以下的截水、防滲;部分工程的墻體還承受上部建筑的*久性荷載兼有擋土墻和承重基礎作用;鄰近建筑物的支護;具有振動相鄰影響的隔振墻等。
2地下連續墻施工難點
地下連續墻的施工過程主要為放樣、導墻施工、鋼筋籠制作、泥漿制作、成槽、吊裝鋼筋籠、灌注混凝土。以下將敘述各個重要施工環節中的要點和難點:
2.1導墻施工。導墻是地下連續墻施工的第一步,導墻的功能主要為保護槽口及使得槽段位置的正確性,支承施工設備的荷載,支承焊接鋼筋籠的接長,蓄漿并調節液面,明確施工位置,防止槽壁頂部的坍塌等。其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2.1.1導墻變形導致鋼筋籠不能順利下放:其主要原因是導墻施工完畢后沒有加縱向支撐,導墻側向穩定性不足,產生導墻變形。解決這個問題的措施是導墻拆模后,沿導墻縱向每隔2米設二道木支撐,將二片導墻支撐起來,導墻混凝土未達到設計強度前,禁止重型機械在導墻側面行駛。
2.1.2 導墻的內墻面與地下連續墻的軸線不平行:由于導墻本身的不垂直,造成整幅墻的垂直度不理想。導墻的內墻面與地下連續墻的軸線不平行會造成建好的地下連續墻不符合設計要求。
2.2成槽。
2.2.1地下水的升降:遇到降雨等情況使地下水位急速上升,地下水又繞過導墻流入槽段使泥漿對地下水的*壓力減小,*易產生塌方事故。為了解決槽壁塌方,必要時降低地下水,使得槽壁的穩定。另一個方法是提高泥漿液面,泥漿液面至少高出地下水位0.5~1.0m.在施工中發現漏漿跑漿要及時堵漏補漿,以保持泥漿規定的液面。
2.2.2刷壁次數的問題:刷壁要求在鐵刷上沒有泥才可停止,以確認接頭面的新老砼接合緊密,若達不到要求,可能造成兩幅墻之間夾有泥土,產生嚴重的滲漏,對地下連續墻的整體性也有很大影響。
2.3鋼筋籠起吊和下鋼筋籠。
2.3.1鋼筋籠難以放下:鋼筋籠難以放下主要由于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槽壁變形過大或槽孔施工垂直達不到要求,以及出現坍塌等;另一方面是鋼筋籠尺寸不準,縱向接頭處產生彎曲吊放時產生變形。其主要解決辦法為嚴格控制鋼筋籠外形尺寸,其長寬應比槽孔小100~120mm,鋼筋籠接長時使上段垂直對正下段,再進行焊接,并對稱施焊,如因槽壁變形過大等鋼筋籠不能放入,應將槽孔修整后在放鋼筋籠。
2.3.2鋼筋籠上?。轰摻罨\上浮主要是因為鋼筋籠太輕,槽底沉渣過多,導管埋入深度過大,或混凝土澆灌速度過慢,鋼筋籠被托起上浮。其解決辦法為鋼筋籠在導墻上設置錨固點固定鋼筋籠,清除槽底沉渣,加快澆灌速度,控制導管的*大埋深不*過6m.
2.3.3鋼筋籠的吊放:鋼筋籠的吊放過程中,籠在空中搖擺,吊點中心與槽段中心不重合。就會造成吊臂擺動,使籠在插入槽內碰撞槽壁發生坍塌,吊點中心與槽段中心偏差大,鋼筋籠不能順利沉放到槽底等。
2.4下、拔混凝土導管、澆筑混凝土。
2.4.1導管拆卸的問題:在澆筑混凝土時,要根據計算逐步拆卸導管,但由于有些導管拆不下來或需要很多的時間拆卸,嚴重的影響了混凝土灌注。其解決方法為只要每次混凝土灌注完畢把每節導管拆卸一遍,螺絲口涂黃油潤滑。還應注意在使用導管時,防止導管碰撞變形,難以拆卸。
2.4.2槽底淤積物對墻體質量的影響:槽孔底部淤積物是墻體夾泥的主要來源。混凝土開澆時向下沖擊力大,混凝土將導管下的淤積物沖起。當多根導管同時澆注時,導管間混凝土分界面也可能夾泥,這些夾泥大多來自槽底淤積物。在澆筑過程中,對采用兩根導管的地下連續墻,砼澆注應兩根導管輪流澆灌,確認砼面均勻上升,砼面高差小于50cm.以防止因砼面高差過大而產生夾層現象。
2.5槽壁坍塌。地下連續墻槽壁坍塌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①遇軟弱土層或流沙層;②護壁泥漿選擇不當、泥漿密度不夠、泥漿水質不符合要求,易于沉淀,起不到護壁作用;③地下水位過高或孔內出現承壓水;④在松軟砂層中進尺過快或空鉆時間過長;⑤成槽后擱置時間過長,泥漿沉淀。
基于以上幾個原因其相應的解決辦法為:慢速鉆進;適當加大泥漿密度成槽應根據土質情況選用合適泥漿,并通過試驗確定泥漿密度;控制槽段液面高于地下水位0.5m以上;控制進尺,不要過快或空轉過久;槽段成孔后,及時放鋼筋籠并澆灌混凝土。
隨著工業和城市建設的發展,以及城市用地的緊張,要求更多地對地下空間開發與利用,同時高層建筑、地鐵、港口等地下構筑物的建設,要求地下構筑物和基礎埋置深度越來越深,所承擔的荷載越來越大。地下連續墻具有剛度大、防滲好、擾動小、環保等優點,但進行地下連續墻施工需要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與施工經驗,因此在施工中我們應根據不同的地質情況來選擇相應的施工方法和機械以達到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龔曉楠。深基坑工程設計施工手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8
2趙志縉等。簡明深基坑工程設計施工手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1999
3叢靄森。地下連續墻的設計施工與應用。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01
4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工藝標準。中國建筑工 業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棋雯
- 上一個:做好項目管理的七大原則
- 下一個:注冊建筑師技術交流: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管理辦法